当前位置: 首页 >> 领导讲话
领导讲话 |
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副司长宋永刚在“国培计划”总结交流工作会议上的讲话(摘要) |
![]() |
作者:本站编辑 来源: 教育部 发表日期: 2011-04-17 |
同志们:
四个组的代表对研讨问题进行了汇报,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。这里,我结合大家研讨和关注的问题,就下一步“国培计划”的组织实施和教师全员培训工作的开展,重点谈三方面意见:
一、再接再厉,继续做好“国培计划”组织实施工作
本次会议是“国培计划”经验交流会,是培训成果展示会,是工作动员会。会议召开的时机非常好,当前全国在深入贯彻落实全教会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,教育改革发展的各项任务在逐步推进,教师队伍建设的几项重大举措进一步落地,“国培计划”就是其中的一项代表性成果。“国培计划”培训效果如何,需要第三方客观评估,可信度才会高。去年我们委托项目办随机抽取参训学员进行了网络匿名评估。实践证明,这是一个很好的办法。通过匿名评估,我们对整个项目的培训效果,对各地以及培训任务承担机构的工作情况有了全面客观的了解。非常高兴的是,这次会议请到了财政部的同志到会。昨天胡成玉处长做了简短的讲话,针对“国培计划”,她讲了十六个字:扎实有力、成效显著、初战告捷、开局良好。大家普遍认为她讲得很实,这也是对大家一年辛苦工作的充分肯定。
本次会议的内容好、方式好、效果好。会议的核心就是要回答什么是最给力的、最有效的教师培训。首先,三个项目办和各省制作了培训成果展板,展板充分反映了“国培计划”的特色和亮点。经请示部领导,我们决定将展板在教育部办公大楼里展出,让更多同志看到“国培计划”的成效。第二,我们会同中国教育电视台制作了“国培计划”专题片。专题片播放的效果很好,再做修改后,我们要在中国教育电视台正式播放。第三,本次会议还特别邀请了两位来自农村学校的参训学员,做了精彩朴实的发言。昨天财政部的同志讲,听了两位老师的发言,很受感动。这两位老师对“国培计划”的宗旨吃得很透、把得很准,“国培”不仅仅使自己受益,更重要的是要“走出来、带回去、扩散开”,这是“国培”培养种子教师真正的目的。第四,16个单位的代表汇报了他们的有效做法和典型经验。大家很受启发,也深受触动,这也是会议效果的重要体现。最后,刘利民副部长代表教育部做了重要讲话,对“国培计划”实施工作做了总结,对各地各校的工作做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,明确了下一步工作的方向、思路和要求。我们要按照袁贵仁部长在全国中小学教师培训暨“国培计划”启动实施工作会议上讲话和刘利民副部长讲话精神,认真总结经验,结合新情况,不断创新,做出新的成就。
最近,我们同财政部就2011年的“国培计划”进行了会商,取得了共识,近期两部办公厅将下发项目实施通知。借此机会,我跟大家谈一下下一步工作的方向和重点。
首先,要高度重视“国培计划”的实施工作。“国培计划”的宗旨,示范引领、雪中送炭、促进改革,在短短不到一年时间里,已经深入人心。下一步,我们要加大工作力度,通过有效措施和实际行动把这个品牌做大做强。
第二,要做好项目方案的研制工作。2011年“国培计划”框架思路要贯彻两部通知要求,教育部组织实施“示范性项目”中西部各省按照“国培计划”总体要求,组织实施“中西部项目”。
“示范性项目”今年计划实施六个项目:首先,要贯彻《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》,加大幼儿园骨干教师培训力度,培训一批种子,开发一批资源,推动各地开展大规模幼儿教师培训。第二,要继续做好中小学骨干教师研修项目,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精耕细作,提升质量。第三,中小学骨干班主任研修项目,计划培训千名中小学骨干班主任教师。第四,义务教育骨干教师远程培训项目,初步计划是对30万名义务教育学科骨干教师进行50个学时的网络远程培训。远程培训已经得到大家认可,我们要加大力度,进一步完善模式,加强组织管理,确保质量。第五,中小学体育艺术骨干教师培训项目,对紧缺薄弱学科、特别是农村紧缺薄弱学科,给予特别关注。第六,培训团队的研修项目,今年我们想把量扩大,重心下移,特别是加强区县一级教师培训机构培训能力建设,准备安排1万个名额,采取集中脱产和远程培训相结合的方式,对基层培训的组织者和管理者进行示范性培训。
“中西部项目”,我们将继续聚焦在三类项目上,即农村教师置换脱产研修、农村教师的短期集中培训、大规模的远程培训。首先,关于置换脱产研修。财政部很看重,教育部也很看重,必须花更大力气,坚定不移做下去。通过各地探索,创造性工作,这个项目取得了一举多得的效果。首先,为农村骨干教师创造了离岗进行长期研修的机会,使农村老师能够走出大山,走出偏远地区,出去开眼界。其次,为师范生提供了宝贵的实习机会,对于新师资培养,意义深远。第三,促进了教师教育改革。推进高师院校改革,推动实习一个学期落实,促进教师培养模式改革。希望大家提前做好方案,这是需要花大钱的地方。其次,关于农村教师短期集中培训。这个项目是短平快的项目,一定要解决老师最急迫的问题,项目要量身定做、按需施训,并且要分类、分岗培训。要提高有效性,既有对老师的统一要求,也要为老师创造自主选学的机会,使培训内容对教师的专业成长真正有帮助。短期集中培训一定要找准问题:这个层级、类型的教师最关心问题是什么,我们提供的方案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?所以大家要在这个项目的方案设计和组织实施上花功夫,力争短期间内,使老师收到大收获。最后,关于农村教师远程培训。远程培训我们要坚持遴选优质远程培训机构来实施。要特别强调,不是什么机构都能开展远程培训的。所以,教育部推荐了一批远程教育机构,我们还是强调从推荐的远程教育机构中来选,并且还要有竞争机制,做得好的,经过实践检老师反映效果好的继续做,进一步做大做强。同时要提醒大家,做好远程培训,必要的成本是需要付出的。我们需要一个恰当的性价比,所以在招投标的时候要注意,不是谁的价钱低,就让谁去做,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来考虑这个问题。
关于“国培计划”方案的研制工作,两部文件特别强调:坚持统筹规划,突出重点,按需施训。同时强调要处理好几个关系:首先,要处理好“国培计划”与省级培训的关系。中央财政经费培训的是种子教师,同时要起到“雪中送炭”的作用。中央的钱不能包打天下,教师培训是各级政府的责任。教育部已经下发《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》,就是指导并推动各地做好全员培训。第二,要处理好骨干培训与全员培训的关系。培训重心要下移,要为最需要接受培训的老师提供培训机会。优秀教师要提升总结经验,发挥好他们在培训中的骨干作用。第三,要处理好长期研修与短期培训的关系,鼓励培训机构大胆设计适合老师多元化需求的培训项目。第四,要处理好集中培训和远程培训的关系。要把这两者结合得好,做混合式培训。集中培训所产生的资源,要在远程培训上发挥作用。在项目设计上要进行衔接。
第三,要进一步完善项目招投标机制。在教育领域,招投标更多的是在硬件上,在软件或者服务上做得不多,我们做了尝试,吃了螃蟹。这螃蟹吃下去,我们冒了很大风险,遇到了很多问题。欣慰的是我们过了关,产生了很好的效果,激发和调动了高校和机构承担任务的积极性。下一步,我们要总结经验,继续做好。
第四,积极创新教师培训的模式方法。大规模培训,仅靠传统的方式方法是不行的,一定要创新。虽然,现在财政投入在不断增加,但是也不能够让1000多万教师都去脱产培训。在这种情况下,一定要将集中培训与远程培训结合起来。另外,要把各行各业最先进的、最有效的培训方式引进来。近年来,我们强调以问题为中心,以案例为载体,受到教师的广泛欢迎。要进一步研究如何把解决现实问题与提升教师素质、促进教师专业化结合起来。各地要大胆探索创新,教育行政部门要及时总结,予以推广。
第五,注重优质资源的整合利用。“国培计划”有硬性要求,省域外的专家不少于三分之一,一线的优秀教师不少于40%。现在看来,这是个好做法,所以要继续坚持。
第六,做好参训教师的选派和管理工作。教师培训也要从参训学员选派工作开始做,但不只抓出勤率、到位率,下一步要做得更细。要采用科学的方法,了解学员的需求,然后分类办班。
第七,有效做好项目资金的配置管理。钱花到刀刃上。我们要把资金管好、用好,发挥最大效益。要经得起财政部门、审计部门的检查,经得起社会的质问。
最后,要做好项目的引导和监管工作。去年强调了很多。大家已经做了很好的经验交流,我不再展开,要把好经验执行到位。
二、统筹规划,扎实推进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
首先,最重要的是落实《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》。各地要结合实际,创造性地落实。昨天刘部长针对怎么推进教师全员培训作了部署,大家要围绕着落实这个文件多做文章。首先,要宣传好,使文件深入人心。其次,要把规定的任务进行分解。教师每5年360学时的培训任务很重,如何分解落实到位,有大量工作要做。要围绕这个规定,提供多元化的培训机会,满足教师的不同需求。大家要尽快做好规划,而且一定要做实。再有,在体制、机制、政策方面,要不断创新。昨天,广州教育局华同旭局长介绍的教师自主选学,就是下一步工作很好的努力方向。
其次,培训经费。大家很关注经费问题。现在怎么做?第一,去争取当地政府的支持。第二,政策规定的经费一定要落实到位。尤其是学校公用经费的5%一定要落实,足额用在教师培训上。另外,大家提到的关于教师工资总额的1.5%或2.5%用于教师培训的问题。国家对于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费不少于工资总额的1.5%,这个政策是已经有的。浙江省就落实的很好,按照教师工资总额的3%用于教师培训。我们也要想办法去努力落实,争取更大的支持。
三、改革创新,落实好教育规划纲要规定的教师队伍建设的各项工作任务(略)
|